“五一”期间,正值春色正浓,处处繁花似锦。铁路部门采取开行多趟“开往春天的列车”的方式,让人们在浓浓的春意中欣赏祖国的壮丽山河和秀美山川。当然,欣赏这些“最美的风景”更需要文明来恪守,只有我们时刻与文明相伴,温馨旅途才与我们一路随行。
提升公民的文明出行素养,既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又是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以及塑造国家形象的必然要求。从近期媒体曝光的不文明事件看,我们在文明出行的素养上需要加强和提升,五一假期,因部分旅客“买短乘长”,导致两趟列车超员,正常购票乘客无法上车,引发网络热议。5月3日,还有网友爆料称,G521高铁动车组上一名女乘客拒绝查票,与乘务员发生冲突,视频中女乘客情绪激动,甚至气哭了乘务员。这些事件的发生充分暴露出人们乘车出行的文明短板。
从媒体不断曝光的屡禁不止的动车吸烟、逃票乘车、越席乘车等这些不文明事件看,这些陋习早已经为落后的“乘车文明”亮红灯。通过这些不文明行为衍生而出的网络热点来看,网民的反应越来越趋于理性,评论中既有温和的建议,也有严厉的批评,而且每一次事件的焦点导向都是对不文明行为的“敢于说不”。这也说明网民的文明程度有很大的提高,社会对不文明行为已呈“一边倒”态势,更为批判不文明行为出行奠定了理性基础。
在社会舆论呈一边倒态势的同时,相关部门通过立法也让不文明行为受到惩戒。例如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全力做好2019年春运工作的意见》,提出要依法严惩“车闹”“机闹”“高铁霸座”等不文明出行行为,维护良好出行秩序。铁路部门对乘坐火车出行期间的失信行为做出了明确的惩罚规定。对以往出现的恶意逃票、在动车上吸烟等不文明行为,将被限制乘坐火车。随着后期社会征信系统的共享,这部分人在乘坐汽车、民航方面也将处处受限。这也就意味着,那些长期不文明出行的个人,将与现代化的快捷出行方式渐行渐远。哪些违法文明秩序的人最终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古人云:不矜细行,终毁大德。出门乘车看似小事,但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汇集起来就是大事,就是社会形象,不可等闲视之。做为一名旅客就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抛弃乘车陋习,养成良好出行习惯,提高文明素质和交通安全意识,尽快补上“文明出行”这堂课。唯如此,才能牵手文明之旅,让幸福与温馨一路相伴,最终抵达终点。张书增
(来源:)